四圣心源到底指的是什么

北源八字北源八字生肖运势2022-07-24260

u=3338151328,3709264095&fm=253&fmt=auto&app=138&f=JPEG.webp.jpg

四圣心源 

六腑消化谷物,津液分散传播,沿着经络流泻,交会在气口,五脏六腑气口成寸,用来判断生死。微妙在脉,不可不仔细研究。

七诊九候:独小,独大,独疾,独迟,独热,独寒,独陷下者病,是谓七诊;人有上中下三部脉,每部有天地人三诊,三三为九,是谓九候。

寸口脉法

吃喝的东西进入胃里,腐熟消化研磨,手太阴经散发精华,沿着经络游溢,以运化气血。气血环绕流动,显现于气口,形成尺脉和寸脉。

气口,是手太阴肺经的动脉。关前为寸,关后为尺,尺为阴而寸为阳。关,是阴阳的中气。寸口在鱼际穴处划分,关上在太渊穴处划分,尺中在经渠穴处划分。

从鱼际至高骨,却行一寸,其中名曰寸口。寸口脉中寸关尺三部脉,是以两手的桡骨茎突处定关,关前为寸,关后为尺,以便三指按切,这是后世医家常用的一种方法。

心与小肠切脉的部位在左手的寸,肺与大肠切脉的部位在右手的寸,肝胆切脉的部位在左手的关,脾胃切脉的部位在右手的关,肾与膀胱切脉的部位在两手的尺,心主三焦,随水下蛰,也依附这一点。《素问?脉要精微论》说:尺内的两旁,是胁下小肋骨,尺外诊断肾,尺里诊断腹。两手关部脉,左外诊断肝,内诊断膈,右外诊断胃,内诊断脾。两手寸部脉,右外诊断肺,内诊断胸中,左外诊断心,内诊断膻中。总而言之,寸为前,尺为后;分而言之,上半部为前,下半部为后。诊寸部脉时,手指向上(掌侧)推至脉的尽端,所谓上寻鱼际,以测候病位;诊尺部脉时,手指向下(臂侧)移至脉搏尽端,所谓下寻尺泽,以测候病位。谨慎仔细的了解尺脉寸脉,并且表里上下,于此得到病的部位。

 “寸口诊法”是中医最主要的脉诊法。寸口分寸关尺三部,两手共有六部脉。历代医家尊《内经》之旨,认为寸关尺分候一定的脏腑,因而在病理条件下就可以在相应的部位表现出异常脉象,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。

1964年全国中医教材会议审定的《中医诊断学》讲义宗《内经》本义,采众家之长,明确为:左寸候心与膻中,左关候肝与胆,左尺候肾与小腹,右寸候肺与胸中,右关候脾与胃,右尺候肾与小腹。这种分法很切合临床实际,体现了上(寸部)以候上,中(关部)以候中,下(尺部)以候下的原则。

要知道六部脉所主。黄氏六部脉并没按照脏腑排序,而是按照三焦气机升降排序,也就是说黄元御的脉法首先诊断的人体气机升降的大秩序。然后才有脏腑、气血的详细分析。

所以在黄师脉法中我们会看到左关大为肝不升,右关大为胆不降的说法。不明白这个大的原则,黄师书中的很多论述是无法理解的。

黄元御并不是不讲脏腑,只是他更注重内经。这个对应关系是人体先天生成决定的,简单的说就是寸应上,关应中,尺应下。黄师正是以此来断三部气机。加之,肝位左主升,肺位右主降。左右又因此而分断升降。

要知道脉相所主脏腑,黄师并没有过多的讲“某脉主某”,而是讲一直在讲机理。要得其机理就不能停留在脉形上。必须体会到“脉神”。举个例子,弦脉何以主肝?弦脉的脉形是端直以长,但弦脉的脉神确实一种,脉气欲发,而脉壁束缚的“感觉”。这就是黄元御说的肝欲泄而愈不得泄,愈不得泄而愈欲泄的感觉。这个脉神就相当于一个人的“气质”。

肺主藏气,对应于百脉,十二经的气,都接纳于肺。清晨寅时开始,肺气流传散布,起于寸口,运行十二经中,周而复始,一日一夜,五十度毕,第二天清晨寅时,又交会于寸口。寸口,是脉的大交会处。(这里说的寸口,是寸脉尺脉三部的总名,不只是鱼际。)所以十二经的旺盛衰败,都显现在这里。《灵枢?经脉》说:经脉,通常是不可见的,他的虚实,从气口知道,这是气口所以唯一是五脏主脉。(气口即寸口。手的三阳经,从手走到头部,大小肠腑虽然极其浑浊,但旋回往返到头上,就变为极其清纯了,所以和心肺共同诊断在两寸部位。秦越人的第十难,其实就是定法,近代的或现代的人竟然小诊断大小肠于两尺,极其荒谬背理。)
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北源八字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北源八字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喜欢0发布评论

评论列表

发表评论

取消回复
  • 昵称(必填)
  • 邮箱
  • 网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