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阳寒水
寒,太阳的水气所转化的,在天为寒,在地为水,在人为膀胱。太阳以寒水主令,足太阳膀胱经属水,手太阳小肠经属火。水火是不同的气,而用寒水统领导,因为水位于下而生于上。火中的阴,是水的根源,离火阴降而下交坎位转化为水,水降于火,所以壬水转化为丙火气。火转化为水,那么热随从寒水转化,所以太阳的气,水火一块统领,只是用了寒水名字。
水的本性是寒,少阳三焦的火,随太阳经下行,水得到这个火,应当不寒,不知道水是不寒的,是癸水而不是壬水。水以蛰藏为本性,火秘藏在内,水收敛于外,这就是正常的人。木火主里,从内生长,所以里气正常是温暖的,金水主表面,从外面收藏,所以表面上的气正常是清纯的。血产生于木火,所以血温暖并且是从内发出来的,气转化来自于金水,所以气清并且外敛。人的经脉,厥阴经在里,春天的木气从内生发,其次是少阴经,夏天的气从内生长,再其次是阳明经,秋天的气从外收敛,太阳在表面,冬天的气在外收藏。阳气收藏那么外面清纯并且里面温暖,阳气泄露那么里面寒冷但外面却热。外面寒水变换为热火,体内温泉变换为寒冰,体外越热而体内越寒,生命的气断绝根源,所以死亡。
癸水温暖但壬水寒冷就正常,癸水寒冷但壬水热就发病。癸水病就必然是寒,壬水病就多是热,丁火是从癸水转化而来的,所以少阴的脏器,最容易得寒病,壬水是丙火转化而来的,所以太阳的腑器,最容易得热病。因此寒病,只是治疗癸水而不治疗壬水,热病,只是治疗壬水而不治疗癸水。
张仲景的《伤寒论》,用六经制定法则,依据是六气。六气的性情形状,明白了当,医生必须知道这一点,然后知道六经的病证。六经的变化虽多,总是不外乎六气,这个道路魏晋以后,绝没有理解的,先圣的法则,没有一点流传下来,衰败到了今日,不堪说了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北源八字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北源八字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评论列表
发表评论
取消回复